艺术学院课程建设情况简介

艺术学院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实践育人、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科前沿,紧密对接行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近年来,学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抓手,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推动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一、现有课程建设成果

1.省级一流课程

《包装设计》:作为学院特色课程之一,该课程聚焦品牌视觉传达与包装创新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通过“项目驱动+校企协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市场调研、创意策划到材料应用、结构设计的全流程实践能力。课程成果多次在国内外设计赛事中获奖,并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彰显产教融合特色。

2.校级一流课程

3Dmax室内外效果图表现》: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三维建模、空间渲染及虚拟场景构建能力,通过真实案例教学与行业标准对接,助力学生掌握室内外设计的核心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人机工程学》:立足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的交叉领域,课程内容涵盖人体工学理论、交互设计方法与用户行为研究,注重通过实验教学与跨学科项目实践,提升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与产品创新研发能力。

艺术学院一流课程建设列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级别

所属专业

1

《包装设计》

薛虹

省级一流课程

视觉传达设计

2

3Dmax室内外效果图表现》

李晓辉

校级一流课程

环境设计

3

《人机工程学》

王坤

校级一流课程

产品设计

二、课程建设优化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从以下维度推进课程体系优化与升级:

一是强化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与前瞻性,构建“基础+核心+拓展”三级课程群,夯实设计基础能力,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特色,增设人工智能及数字化辅助设计等前沿课程,培养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的设计人才。二是深化跨学科融合,推动艺术与科技、商业、社会创新等领域的交叉课程开发,如《数字化文创产品设计》《创意与策划》等。三是进一步推广“项目式教学”与“翻转课堂”,依托校企合作基地与真实设计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率与灵活性。

三、建设目标

艺术学院将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力争未来三年培育3-5门校级特色精品课程,形成“基础扎实、特色鲜明、产教协同”的课程生态体系。通过持续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力,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