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兰州工商学院、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兰州会员活动中心、甘肃省互联网协会联合主办,兰州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智感万物・融贯多模——智能感知与跨模态理解前沿研讨会”在兰州工商学院成功举办。



研讨会开幕式上,学校校长王华栋教授、甘肃省互联网协会秘书长梁宗吉分别致辞。王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学校在实现数智技术与各专业的深度融合方面的思考,并向莅临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今时代智能感知与跨模态理解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从 “感知世界”迈向 “理解世界”的核心支撑,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技术,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医疗、工业、农业、交通等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梁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是西部地区智能感知领域一次重要的思想碰撞。这种“行业协会+高校+专业学会”的协同模式,精准地捕捉了技术发展的脉搏,将为甘肃乃至西部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让智能技术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发挥作用。

主题讲座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范永开博士作《数据要素背景下数据安全挑战与生命周期安全初步探索》主题报告,为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新思路。兰州大学郑炜豪教授以《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脑发育计算模型研究》为题,深入剖析展现跨模态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山西大学陈路教授聚焦先验信息引导的机器人抓取检测,阐述智能感知技术突破方向。此外,张强、都双丽、火久元、胡静、张海曦等专家,还就多学科交叉创新、低光图像增强、风电领域跨界探索、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增强、空地协同农作物病害诊断等议题进行分享,为参会者呈现丰富的学术内容。

学生会场,山西大学陈路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浪潮下,机器人的 “能” 与 “不能”》展开分析,探讨智能技术的能力边界与伦理约束,兰州交通大学火久元教授以《信息安全相关前沿新技术》为题,解读多模态数据传输中的风险防控策略。同学们纷纷表示:“关于机器人能力边界与伦理约束的讲解,打破了我们对人工智能‘无所不能’的固有认知,让我们意识到技术发展必须坚守伦理底线,信息安全前沿技术,把抽象的风险防控知识和多模态数据传输的实际场景结合起来,让我们清晰看到专业知识在行业中的应用价值。讲座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更让我们明确了未来学习中‘技术能力’与‘责任意识’并重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们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兴趣。”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智能感知与跨模态理解领域的研究明确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更通过校际与学界的智慧碰撞,为高等教育在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区域数字化转型搭建起坚实的学术交流平台。展望未来,学院将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交流,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撰稿:韩欣娟 摄影:学校新闻中心 审核: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