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各项工作,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10月22日校、院两级教师线上教学专题培训会议,对教师线上教学平台选择、网络测试、教学方法等作了全面的培训,特别是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了重点指导。为了确保线上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院对在校授课老师和办公室及在线教学设备进行统筹安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院归属课程共计34门,本次线上授课共计33门,开课率达到97%。线上授课老师共计34名,在校授课老师11名。自10月25日全面转为线上教学起,要求各教研室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全体教师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同科老师及时沟通,共享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钉钉直播授课,同时部分实践类课程结合雨课堂及时发布教学课件和线上作业,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从教学检查和督导听课情况来看,教师线上授课状态良好,学生课堂互动积极,网络通畅,上课秩序井然有序,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二、授课特色
(一)采用“PPT + 钉钉课堂+网络视频课程+SPOC平台测试”多结构化课堂教学模式。
我院实操课程较多,其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要求学生认证MOOC课程,完成计算机基础选课,教师提前在平台上发布课程内容相关资源,教师直播讲授知识,学生利用资源平台进行学习,完成对课堂所讲知识点补充,并在平台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完成批改。
(二)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总结。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果,老师通过线上平台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三)玩转“教学平台”——雨课堂
专业课方面,充分利用第三方的线上平台(如雨课堂),全方位实现学生在线完成实操类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实现多元化作业提交。
三、课后练习
由于线上授课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不能面对面,老师不能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且我院大部分课程需要学生在电脑上完成实践练习。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各位教师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并利用钉钉、QQ等不同平台对学生课后答疑辅导和作业讲解,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上有着最大限度的收获。对学生线上提交的作业,做到一一批改、正面评价;对学生们提交的问题及时解答,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让线上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