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学校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工作会议。教学常务副校长宿光平主持会议,副校长徐运敏、副校长兼教务处处长王治和出席会议,各教学单位院长(主任)、教学院长(副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新办(增)本科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2026 届毕业生实习工作安排、智慧教室建设、各教学单位观测点问题反馈六大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全面部署。相关工作负责人就各项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会领导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一是系统谋划学科专业建设新布局。王治和副校长全面分析现状并明确未来路径,强调专业分类发展建设、专业集群发展,统筹推进师资配备与教学条件建设。宿光平常务副校长要求各学院各学院结合实际提前谋划布局,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二是高标准推进新办专业建设。针对新办(增)本科专业,会议部署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配置、实验条件建设及校企合作等关键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与质量标准,强调高起点建设。会议特别提出要对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开展专项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三是构建分级分类实习实践体系。会议通报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提出“一专一策”、构建产教融合实践体系、培育示范基地等优化路径。强调要保障实习时长与基地数量稳定,通过经费引导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四是规范2026届毕业生实习安排。围绕2026届毕业生实习,会议明确以集中实习为主、安全第一、强化过程监管等原则,对实习时间、平台化管理、指导教师、纪律考核等作出具体规定。会议要求提升实习基地使用效能,确保集中实习比例,规范使用经费,切实保障实习质量。五是以智慧教室建设赋能教学改革。会议部署智慧教室建设,指出其核心在于服务教学改革、支撑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数字化。要求各学院结合核心课程特色进行配套规划申报,确保建设实用高效,为课堂创新提供现代化环境支撑。

在会议总结阶段,宿光平常务副校长和徐运敏副校长分别就教学材料规范、新专业建设与评估准备工作提出要求,强调各教学单位应深化理解评估指标内涵,注重工作整体协同与特色凝练,用心挖掘素材,确保各项教学工作对标达标、提质增效。
本次期中教学工作会议内容充实、指向明确,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会议要求各教学单位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协同推进,扎实做好各项准备与建设工作,持续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