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商学院经济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00年成立的财政金融系。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于2002年又成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21年学校转设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财政金融经济贸易系更名为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2023年9月,为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培养质量,两院正式合并为全新的经济学院,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经济学专业群。学院以“厚德载物、博学济世”为指引,秉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制度治院”的发展策略,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院设有金融学、财政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投资方向)、金融科技、保险学、信用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覆盖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金融学、财政学为省级一流专业,经济统计学、信用管理为校级一流专业,形成了以省级一流专业为核心、校级一流专业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拥有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优质课程和一流课程10门,累计获批省级、校级教研教改项目30余项。

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50人,专升本学生214人,总计2964人。专任教师12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到46.5%。近年来,学院教师在省级、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15人,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地厅级科研项目20项、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含扩展版)论文6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篇。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建有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和财政金融综合实验室,并与甘肃金徽酒业、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就业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各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外贸企业等单位。同时,学院考研升学率逐年提升,累计有124名毕业生考入兰州大学、河北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校董事会的领导下,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加快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贯彻“三热爱”精神,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未来,经济学院将继续秉持“工商交融、德智兼修”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