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生对金融实践的理解,感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元形态,我院于2025年6月26日至27日组织金融学2401班赴静宁县开展专业认知实习,本次实习以“金融赋能产业,实践丈量乡村”为主线,通过深入证券基地、科创园区与乡村振兴一线,为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金融实践启蒙课。 此次活动由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马晓天、辅导员任林娜和两位专任老师柳梦姣、袁敬雲带队,陪同人员有静宁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局长孙炳旭、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田琦、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国强。
金融初体验:券商基地与风险课堂
6月26日中午抵达静宁县,下午2时,实习首站来到平凉机电工程学校中国银河证券券商教育基地。在参观中深入了解证券公司业务流程、风控体系,明晰投教基地功能,搭建起金融理论与行业实操的初步桥梁。随后,防非、防诈讲座准时开讲。讲师结合真实案例,揭露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套路,传授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同学们沉浸式学习,纷纷表示要守护好个人与他人的“钱袋子”。
接下来的金融知识普及环节,老师梳理证券行业现状,分析发展动态与未来方向,帮助同学们把握行业脉搏,为职业规划锚定方向。无人机项目的参观拓展了学生视野,让同学们了解到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多元产业,意识到跨学科知识融合对金融学习的重要性。
产业与乡村:金融赋能的生动实践
6月27日早上,同学们走进苹果科创馆与现代化苹果园,探寻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脉络。从产业起步到现代化园区建设,大家见证金融如何为农业产业化输血——小额信贷支持果农种植、产业基金助力冷链物流,农业保险兜底风险,金融活水滋养出苹果产业的蓬勃生机,让同学们深刻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
随后,师生奔赴城川镇红旗村肉牛养殖基地,实地了解肉牛饲养流程。在与基地负责人交流中,挖掘金融助力畜牧产业的“密码”:畜牧专项贷款解决资金周转,供应链金融盘活资产,绿色金融推动环保养殖,金融工具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紧接着,在甘沟镇杨咀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调研中,同学们参观村部、交流定点帮扶经验,同学们看到金融在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作为:财政资金精准投放、金融机构定制信贷、电商金融助力农产品上行,金融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也让大家明晰金融服务基层的价值与使命。
此次认知实习,串联金融行业、农业产业、乡村振兴场景,让24级金融学专业学生走出理论“象牙塔”,在实践中触摸金融温度、感知产业脉搏。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深耕专业知识,主动拥抱实践,期待未来以金融之力赋能实体、服务社会。经济学院也将持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让金融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为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筑牢基石,助力学生在金融领域行稳致远,书写实践育人的精彩篇章。
(撰稿:任林娜 摄影:袁敬雲 审核:王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