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开展“陶韵流芳 艺润青春”非遗美育实践活动

发布者:法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文法学院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于近期成功组织开展了以“陶韵流芳 艺润青春”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与创造中提升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11月8日,文法学院法学(律师实务方向)2401班全体学生前往华彩陶艺工作室,依托《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课程进行实践教学。实践基地陶艺师工艺美术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系统而生动的陶艺知识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陶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价值与意义,使同学们从理论层面深化了对传统技艺文化内涵的认识。

实践环节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同学们分为两组,交替体验“拉坯塑形”与“彩绘上色”两大关键工序。在拉坯机上,同学们指尖触碰陶土,于旋转之间感受泥料的柔韧与可塑性,体会匠心塑物的专注与不易;在彩绘区,大家运用画笔,为素色陶坯赋予丰富的色彩与创意,展现了青年学子独特的艺术想象力与审美情趣。午后,两组交换体验项目,确保了每位同学都能完整经历从造型塑造到色彩装饰的陶艺创作全过程。最后,在工作室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参与了作品的修坯、打磨及上釉等后续精加工环节,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此次非遗美育实践活动,是文法学院将美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与成功实践。它不仅是一堂生动的艺术体验课,更是一堂深刻的文化传承课。通过亲手实践,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切实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未来,文法学院将继续拓展美育实践平台,丰富美育教学内容,引导广大学生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薛剑泊 摄像:王文燕 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