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成立于2001年。设有1个法学本科专业、法学(律师实务)、法学(法检业务)、法学(行政法务)3 个人才培养方向。2023年起开设“法学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学院现有在校生1989人,教师7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8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84.29%。学院设有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法学综合等5个教研室,1个法学模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在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山丹县人民检察院、北京德恒(兰州)律师事务所、北京市炜衡(兰州)律师事务所、泉子沟社区等单位建立了20多个实习实践创新基地。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坚定法治自信,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遵循法学教育教学规律,守正创新,“五育”并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培养了近万名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能够“下得去、留得往,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

学院重视产教融合,主动对接甘肃地方法治实践需求,与法律实务部门建立了“双向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协同育人。学院连续举办的“文化法学与文化强省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全国学术界和文化实务部门产生了较大影响,已成为学院主动服务甘肃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平台。学院教师主持完成2地方性法规草案起草、涉及民族方面的80部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4项智库报告被省级有关部门采纳。近5年来,学院获批各类教学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教学科研获奖10多项,有80多名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40多名在校生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模拟法庭大赛、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等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50多项。1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共青团中央通报表扬。

学院秉持质量立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民主建院理念,不断完善法学学科专业体系、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服务地方法治建设能力,通过5-6年的艰苦奋斗,力争使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社会声誉和美誉度不断彰显,迈入全国民办院校一流法学院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