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文“学而”讲坛第四讲——彭青教授:阅读、阅世与写作

发布者:法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10

为丰厚学生学科积累,提升创作水平,打好“应用”专业功底,2025年11月6日,应用中文专业举办了一场题为“阅读、阅世与写作”的专题讲座,由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彭青教授主讲,大学语文综合教研室主任马静老师主持。讲座围绕写作的本质与意义、阅读的积累与启迪、生活的体验与升华三个维度展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言、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

彭青教授首先从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写作观切入,指出写作不仅是“揭示”与“创造”,更是一种对世界的“介入”。她援引陆机、曹丕、司马迁等中国古代文人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写作作为“不朽之盛事”的精神价值。在谈到“阅读”时,彭教授将其比喻为“打开万千世界的窗”: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基石,更是思想与情感的源泉,写作与阅读之间是一种“动态循环、共生共长”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最后,彭教授总结,阅读、阅世与写作三者融合,不仅塑造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更成就其“存在的深度”。她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汲取智慧,在真诚写作中照见自我,在深入生活中扎根成长,最终实现精神世界的丰盈与人格的完整。

次讲座凝聚了彭青教授的实践经验与深刻体悟,为师生搭建了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对学生而言,既明晰了阅读、生活与写作的内在逻辑,找到了提升专业创作能力的路径,更激发了深耕应用中文领域的热情;对学院而言,不仅丰富了“学而讲坛”的内容,为培养兼具文学素养与专业表达能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程烜 摄影:程烜 审核: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