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大学数学教学部第二教研室召开了教研室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是王瑜老师进行现场观摩教学,第二是陈晓花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芳红老师主持,第二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同时也邀请了大学数学教学部周同藩主任和吴芮民副主任出席会议。
此次观摩教学活动虽然没有学生参与,但是王瑜老师在课堂上依然讲的很投入,将老师当作学生,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讲授。授课内容主要围绕微积分中的罗尔中值定理展开,从做斜上抛运动的小球的速度问题出发,分析运动过程,引出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罗尔中值定理的内容和几何意义,然后应用罗尔定理的理论解决了做斜上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的问题,并且将理论应用于求解方程的根,课程的最后还讲了更高难度的相关结论,帮助同学们做考研题。
在观摩后,老师们对本堂课的设计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数学部周同藩主任对此次观摩进行了点评,周主任首先肯定了王瑜老师的授课,认为王瑜老师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特别是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表扬,以问题为导向,从我们实际生活中引出问题,然后深入浅出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罗尔定理,然后又回到最开始的例子,设计的比较完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在课前进行说课活动。吴芮民副主任也肯定了教学设计,并且谈到了学校的青教赛和省上的青教赛,同时也指出了授课过程中讲解不深不透的问题。王杉林老师认为我的语速过快,应该抑扬顿挫,娓娓道来。
教研室其他老师也参与了交流。有关定理的证明提出了疑问,教材用的是导数的定义和极限的保号性证明的,本节课用的理论是费马引理,为什么没有用课本的知识讲解,王瑜老师也从教育部吴岩司长提出的“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给出了回答:课本的知识要课前预习,尽可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多讲一点理论知识,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会议的第二部分是陈晓花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陈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彻底地分享。第一,参赛老师要仔细研读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做好准备,并且要格外注意授课课件的版本;第二,要注意课程资源,多看权威课程资源,多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第三,如果涉及到课程思政,应该更多的与中国的、现代的理论相结合,尽量不要用外国的、古代的理论;第四,教学反思是必须要写的,并且还得分析缺点和不足,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正视上课过程中的不足,争取做到更好。
最后教研室主任张芳红老师对这次教研室会议做了总结。她指出:王瑜老师本次讲授的观摩课准备很充分、教学设计环节也很新颖、思路清晰、讲解透彻,张老师肯定了授课内容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同时认为要用更一般、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陈晓花老师已经参加了学校的教学比赛和省上的教学比赛,结合自身情况,总结了准备过程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希望下次参加的老师认真学习,做好准备工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多和陈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