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文法学院开展学生“文脉传薪”文化认知实践教育活动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11-06浏览次数:10

10月31日至11月2日,文法学院组织学生赴天水开展文化认知实践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文法学院行政院长刘涛、办公室主任唐艳瑢、团总支书记马子珺以及三位专任教师韩振纲、张馨月、程烜带队,应用中文2501班全体学生及学院选拔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

在实践活动中,天水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刘晓毅院长为学生讲授了麦积山石窟艺术概述。刘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麦积山石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为学生后期的文化认知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在天水市博物馆,丰富的文物展品展现了天水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件展品,从精美的陶器、青铜器到古老的字画,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天水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还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不时发出惊叹,为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对天水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天水市工业博物馆则呈现了天水工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让大家对工业文化有了更直观地认识,体会到工业精神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内展示的各种工业设备、产品和历史照片,生动地展现了天水工业的发展脉络。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工业精神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了天水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天水民俗博物馆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让学生们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感受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智慧。古建筑的每一砖一瓦、每一梁每一柱都透露出历史的气息和文化的底蕴。通过参观胡氏民居,学生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更加直观地认识,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这种认识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敬意和热爱。

伏羲庙作为纪念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宗庙建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与精神信仰,学生们由此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伏羲庙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祖先的崇敬和对文化的传承。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伏羲的传说和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根源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他们认为,作为一名文法学院的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学生们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在活动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了各项参观学习任务,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此次赴天水实践活动,是文法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撰稿:唐艳瑢 摄像:学生干部 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