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要求,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我校于2025年5月至6月持续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系列活动涵盖心理委员专题培训、户外素质拓展、主题心理工作坊及心理测评等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心态。
6月12日和6月19日,我校特邀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李爽副教授面向全校心理委员开展两期专题培训。培训围绕“心理问题识别”“危机干预策略”及“人际互助技巧”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李老师结合典型案例,生动阐述了如何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并传授了实用的沟通与支持方法。参与培训的200余名班级心理委员表示,课程内容“实操性强”,为后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奠定了扎实基础。
6月13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协同兰州力行团建的专业培训师开展了学生群体的素质拓展活动。活动融入攻防箭和飞盘游戏等项目,引导学生在分组协作与挑战中锻炼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活动现场欢声不断,许多同学反馈:“通过运动不仅释放了压力,更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心理健康工作坊系列活动中,四个特色心理工作坊吸引了在校学生参与。房树人体验工作坊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宋众琴通过绘画投射技术,帮助学生探索潜意识中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状态。
人际沟通心理工作坊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李叶通过带领学生开展互动自我介绍、“你是我的镜子”和“协盲”行走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信任和互助的力量,提升沟通与共情能力。
黏土塑心工作坊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陈赟婷借助表达性艺术疗愈的技术帮助学生舒缓情绪压力,引导学生运用自我觉察和黏土创作意识化内心情绪困扰,达到放松与自我调适的目的。
自我探索工作坊中,我校与“心语心苑”心理咨询机构深度合作,邀请心理咨询师王蒴面向学生开展了自我探索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工作坊采用国际前沿的“结构化团体治疗模式”,运用团体心理咨询专业理论技术,引导学生开展有关自我概念和意识觉知的现场体验。
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运用“知识科普+实践体验”有机结合的模式,结合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与互助意识。后续我校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全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氛围,全方位护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供稿单位/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主管校领导审核:康昱明 编辑/李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