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丨以活动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学校各教研室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发布者:专题网站审核员发布时间:2023-04-25浏览次数:70

为努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各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议课等方式,将“三热爱”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思政、科学研究、青年教师帮扶等贯穿全过程,为教师们搭建了良好交流学习平台,以研促教,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入开展“三热爱”教育  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引领

为了引导我校教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学期以来,学校各教研室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三热爱”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将“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落实在行动上。3月初,各教研室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学习交流活动,深化对党的理论知识、高校师德规范、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学习理解。

金融与金融科技教研室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以落实“三抓三促”为抓手,强化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教育,着重探讨了教师如何践行“三热爱”。大学语文教研室组织教师观看《以身许国 叩开地球之门》,学习黄大年教授的先进事迹,引起教研室教师对教师职业责任的思考,大家认为,教研室成员要互帮互助、互评互议,分析学情、研究教法与学法,提高育人实效性。财务管理教研室交流研讨中,老师们以“我眼中的三热爱”为主题进行了心得感悟分享,教研室成员表示,要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心系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关爱学生,坚持思想引领,坚定政治立场,锻造过硬品格,在“三热爱”教育下,通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大学数学第二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专题学习会,教研室成员认为,作为高校教师,学习贯彻“三热爱”教育要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用自己的高尚品质感染学生;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善于倾听与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静心学习、刻苦钻研、加强磨炼




  


  


聚焦课程谋发展  教研相长促提高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为切实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研室课程建设能力,民商经济法教研室开展了《民法学》一流课程申报内容研讨活动,相关课程负责人分享了校级一流课程申报情况,教研室成员针对一流课程的申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展开讨论。财政与保险教研室在主题研讨活动中结合财政学一流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增强育人实效,教研室成员认为,要提高教改、课改的工作深度,并结合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模式,尝试进行课程内容的知识重构,形成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的课程内容,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助推财政学一流专业建设。旅游与物流管理教研室在教研室活动中研讨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考核改革为“赛考结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工商管理综合教研室开展《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等一流课程及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总结工作进度,梳理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研讨提出建设意见。法学综合教研室结合一流课程建设,重点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体系,一方面,加强课程质量的监控,严格执行课程准入制度,严格课程质量评估,严把考核关;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内容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投资与信用管理教研室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投资分析的技术分析教学中,教师将证券市场实际交易图形作为教学案例,把媒体动画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也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针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中的教学重点、要点和常见问题,教研室讨论从理论→案例→动画演示→课堂实践,到竞赛实践的螺旋上升教学法,教师讲授与学生实验室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基础的理解。






课堂磨练展风采  观摩交流促成长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投资与信用管理教研室开展了教学示范和教学观摩活动,教研室主任对所授课程进行教学展示,教学示范结束后,教研室成员互相交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思政等内容进行评课,教师在此过程中博采众长,通过教学观摩活动助力课程建设。金融与金融科技教研室组织教研室成员集中观摩学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市场学》慕课,并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深入讨论。财务管理教研室对本教研室青年教师讲授的《中级财务会计B》中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内容进行教学观摩,教学过程展示了全部教学环节,教研室成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细节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种教学观摩活动为教研室成员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探索、反思的良好平台,帮助青年教师“站好、站稳”讲台,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大学体育第二教研室针对大学体育普修课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武术选修课授课教师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技术动作进行了讲授,教研室其他成员就如何提高大学体育普修课教学质量进行了交流研讨。


  





多形式开展青年教师帮扶  发挥导师传帮带作用

为充分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学校开展导师制培养工作以来,通过强化指导过程性管理,教研室积极落实各项培养举措,组织相关教研室活动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立足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让导师们在教师培养中实现“点、线、面”全方位的参与,开启“共学共研”青年教师课堂提升计划。在导师“一对一”指导的基础上,增加了教研室全员观摩,共学共研环节,将一次青年教师指导过程,分为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通过进课堂听课,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二阶段通过教研室教学观摩,检验青年教师针对所提意见的改进思路,共同研讨优化策略;第三阶段通过再次课堂听课,跟踪青年教师的课堂实施情况。经过闭环的指导过程,保证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效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教研室在推进“导师制”工作中,以青年教师督导听课反馈意见为出发点,制定帮扶计划,通过导师同教研室主任进课堂听课,结合教研室教学观摩,发现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为青年教师“精准把脉”,提出帮扶意见,在对青年教师的课堂实施情况跟踪了解后,对帮扶措施进行修正,保证帮扶的有效性。





教研室活动是加强教研室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平台,本学期以来,各教研室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开展了教学观摩、研讨、议课、集体备课等丰富多彩的教研室活动,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撰稿/廉正凯  审核/袁东东  编辑/肖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