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通知

资讯来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024-11-29点击量:10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推进育德与育心相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普及、宣传和教育的新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倡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组织开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

愈见自己 徜徉心海

二、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2日—12月31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辅导员及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专业类活动——“愈见自己”心理团体工作坊

1.活动目的:“团体工作坊”是以“分享、互助”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形式;由工作坊带领者围绕特定主题,提供体验式的活动和讨论话题;由参与学生组成小型团体,针对个人体验进行讨论与分享,以达到认识自我、相互了解、个人成长等目的。旨在通过专业心理团体活动为学生提供放松与疗愈的体验

2.团体工作坊内容

序号

时间

主题

面向群体

带领人

团体性质

活动地点

1

12月每周一晚19:00-20:00

微正念体验团体

全校学生

李叶

次数限定

封闭团体

心理咨询中心

2

12月每周二晚19:00-20:00

“走进沙游”沙盘游戏体验之旅

全校学生

宋众琴/魏婕

次数限定

封闭团体

心理咨询中心

3

12月每周四晚19:00-20:00

“黏土塑心”团体辅导

全校学生

陈赟婷

次数限定

封闭团体

心理咨询中心



(二)培训类活动

1.辅导员技能提升讲座

活动主题:辅导员心理疏导技巧与危机干预技能提升讲座

活动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活动内容:旨在通过心理学背景下的专业探讨和沙龙互动活动,提升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学生情绪疏导以及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预防策略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帮助辅导员的更好地掌握心理危机早期识别及应对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2.心理委员培训

    活动主题:“阳光心理讲堂”心理委员培训第一期

活动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活动内容:心理委员培训活动旨在提升心理委员专业素养和实践工作能力,活动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朋辈互助中的沟通技巧、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心理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心理委员能够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特色类活动——“徜徉心海”心理市集

1.“绘心工坊”沉浸式非遗艺术疗愈活动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时间:12月5日中午

活动地点:图书馆一楼大厅

活动内容:现场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漆扇、扎染等艺术形式,借助线上推广和现场海报宣传,为在校学生提供沉浸式艺术疗愈体验。

活动目的:通过艺术疗愈现场体验的形式,营造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校园活动氛围。

  2.交换心情“小狗”集市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时间:12月12日中午

活动地点:图书馆一楼大厅

活动内容:在场地布置各种可爱的纸小狗展示区。参与者可以在准备好的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里话、愿望或祝福,然后领养一只纸小狗作为陪伴。手工创作区提供材料,让参与者可以现场制作自己的纸小狗或装饰已领养的纸小狗。

活动目的:通过现场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参与者自我关怀与关爱他人的能力,通过具象化表达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心理剧本杀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时间:12月19日中午

活动地点: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通过线上海报宣传面前全校招募参与者,每次限定参与人数20人,限定活动时间2小时。室内桌游参与者需要加入活动线上社群。

      活动目的:活动旨在借助社交互动、认知发展、情绪调节于一体的桌游增强参与者社会适应能力,锻炼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活动作为一种情绪释放的方式,可以促进参与者的心理发展,帮助减轻情绪压力和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暖冬心事”作品征集活动

     活动征集作品主题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1.文化与环境探索:拿起相机,拍摄校园的美景、美食,记录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比家乡的文化环境,分享其中的故事和情感;

2.学习生活剪影: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的暖心瞬间,记录学习方式的改变、师生间的温暖互动、同学间的互助点滴,展现校园生活中的小确幸与心灵收获;

3.心理微视角:用微视频或图文形式捕捉成长中的感悟、触动心灵的瞬间,主题围绕关注心理健康、积极面对学习生活的青春风采;

4.幸福小事集:校园生活中有许多幸福时刻,比如收获新朋友、参加社团活动、获得新奖项等。请用发现美的眼睛,用园艺贴画、手工作品、摄影作品、心理漫画、心理教育长图、心灵插画、校园特色心理育人活动的照片等形式记录身边幸福。  

作品格式要求:

1.视频类

视频类作品包括:心理情景剧、话剧、创意快闪等剧目类作品;团体或个人拍摄的心理短视频、微电影等心理相关的视频。

作品要求:格式为MP4,大小不超过2G,画质清晰,声音清楚,克根据需要标注字幕。

2.图文类

图文类作品包括:校园生活记录、心灵成长感悟、朋辈助人故事、心理委员故事、参加活动或心理团体辅导的感受、心理相关社会实践的体会等心理相关文章。

作品要求:图文或文字形式均可,字数500字左右,突出主题,逻辑合理,表达流畅,文字通顺。

3.音频类

音频类作品包括:疗愈音乐、个人成长故事、感动心灵的声音、心理文学作品朗诵等心理相关音频节目。

作品要求:格式为MP3,保证音质清晰流畅。

4.组图类

组图类作品包括:园艺贴画、手工作品、摄影作品、心理漫画、心理教育长图、心灵插画、校园特色心理育人活动的照片等。   

作品要求:格式为JPEG,画面清晰。

注意:以上内容均需为原创,无版权问题。(音乐类作品需要取得授权或无版权问题)

投稿方式:投稿作品以“学院名称+类别+班级名和姓名”命名,压缩后发送至QQ邮箱3948225637@qq.com。

作品征集时间:12月2日至12月31日

五、活动要求

1.统筹部署,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度。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各学院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的契机,切实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校园氛围学院配合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展板、公众号、网络等多种媒介,广泛开展活动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3.总结经验,构建长效服务机制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探索与创新,探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将行之有效的专题活动转化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长期工作

 

 

                                                                                                                                学生处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