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25年度工作实施方案

资讯来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025-03-10点击量:10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兰州工商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办法》(兰工商校发〔2024〕332号)文件,结合学校实际需求,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25年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秉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二、工作目标

(一)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通过多样化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知晓求助途径。

(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丰富心理咨询服务形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自信、乐观、坚韧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主要举措

(一)教研并进学用相长

1.课程建设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覆盖大一新生,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等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增进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2.交流共进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调研,加强与兄弟院校或校外心理咨询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专职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探索。

3.课题项目

申报1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形成我校本土化心理健康实施方案。

结合当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组织辅导员申报心理健康课题项目,增强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能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4.学术研讨

为推进心理健康事业发展,拟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论坛暨研讨会,邀请权威学者开展主题报告,组织专题研讨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碰撞与实践创新,助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二)心育同行阳光成长

开展“5·25心理健康月”“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工作坊、心理沙龙等活动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倾听疏导暖心护航

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预约,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合理安排接待、咨询、记录与档案存档工作,确保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四)精准摸排科学干预

采用科学合理的测量工具与软件,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筛查出的危机对象进行访谈,及时向学院反馈访谈信息并建立问题学生和心理危机学生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筛查的有效性。

(五)快速响应防患未然

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开展心理高危学生筛查,对学院上报的重点学生进行详细了解,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或转介。

(六)专业赋能,提质增效

1.专职心理教师培训

专职心理教师根据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的学术会议、培训课程与督导,提升专业水平。

2.辅导员队伍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积极搭建平台,邀请校外专家针对辅导员教师开展不同主题的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感度,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支持,提高辅导员心理问题处理能力与危机应对方式。

学校学期初为辅导员配发心理健康相关书籍,通过定期学习,辅导员要了解基本心理问题识别、沟通技巧及危机干预等知识,学校不定期进行考核,检验学习成果,确保辅导员队伍能够有效支持学生心理健康,营造积极校园氛围。

3.班级心理委员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每学期开展班级心理委员培训,要求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识别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同学的心理困扰,提供初步的心理支持,并在必要时引导同学寻求专业帮助。

1 兰州工商学院心理健康活动时间安排进度表

序号

时间段

工作内容

负责人

1

2025年全年

教学与科研

张海钟、宋众琴

2

2025年5月、11月

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中心教师

3

2025年全年

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中心教师

4

2025年10月

心理健康普查、危机干预

心理中心教师

5

2025年全年

专职心理教师培训

李叶

6

2025年每学期一次

辅导员队伍培训

陈赟婷

7

2025年每学期一次

心理委员培训

魏婕

(七)院系联动,特色育心

1.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由辅导员或心理委员组织,围绕心理健康主题展开讨论,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通过班级互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开展心理剧表演、心理绘画比赛、心理健康主题征文等,通过艺术表达帮助学生释放情绪,增强自我认知。

3.心理健康宣传月

通过海报、展板、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电影赏析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4.心理健康户外拓展

组织学生参与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减压运动等,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缓解压力,提升心理韧性。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校院两级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形式多样,确保成效。各学院要结合学校实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与方法。

通过丰富多元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确保各项目标顺利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