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西走廊赋能文化外译——《甘肃文化外译外宣》课程团队赴武威开展实践教学

发布者:外语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11-19浏览次数:10

118日至9日,外语学院詹秀伟尚春雨两位老师带领英语23012302班,赴武威开展《甘肃文化外译外宣》课程实践教学。师生一行探访乌鞘岭、雷台汉墓等多处文化地标,在实地研学中锤炼翻译技能,圆满完成实践任务。



8早晨,师生从学校出发,途中实践导师贾海鹏讲解武威丝路文化背景。抵达乌鞘岭后,师生在指定区域开展现场教学,探讨地理名词英译技巧,记录地貌与历史要点。中午,大家体验武威三套车,在美食场景中实践特色词汇翻译。下午,先后参观雷台汉墓与凉州词博物馆,围绕铜奔马外译策略、经典诗篇英译等展开研讨,收集文化误译案例。当晚,凉州词双语诵读夜如期举行,各小组双语诵读并分享翻译心得,深化文化理解。



9日,师生先赴武威文庙及武威西夏博物馆,调研古建筑、儒家经典及西夏历史相关术语的外译规范,对比不同译法的文化传播效果。午餐后前往天梯山石窟,在安全有序参观中,探讨石窟文化艺术术语翻译与跨文化描述技巧。结营仪式上,同学们分享实践收获,詹秀伟老师总结并鼓励大家深耕甘肃文化外译。9日晚上,全体师生顺利抵达学校。



此次实践以行走的课堂让理论落地,同学们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背景资料、音视频素材及误译案例,不仅提升了外译实践能力,更增强了文化自信。实践成果将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甘肃文化国际传播注入青春力量。


(撰稿/詹秀伟  摄影/牟永开等  审核/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