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西部地区英语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兰州工商学院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与兰州工商学院联合主办,兰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承办,来自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大学、扬州大学等省内外100余名专家学者、教育领域代表齐聚金城,以“AI 赋能,卓越领航”为核心主题,共探中西部地区英语一流专业建设的创新路径,共谋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为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外语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研讨会开幕式上兰州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郇东致欢迎辞;武汉大学邓郦鸣教授代表特邀专家致辞,强调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西部英语专业建设需抢抓技术赋能机遇,破解发展瓶颈,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优质人才。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兰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曹进教授致辞,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汇聚行业智慧,推动中西部英语专业在课程创新、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幕式由兰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教学院长王谋清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武汉大学邓郦鸣教授以“新外语背景下体裁素养与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师发展”为主题,阐述体裁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提出提升教师体裁素养的实践路径,为外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中国海洋大学贺爱军教授聚焦 “翻译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从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的区别切入,针对论文选题命名、写作规范等关键问题展开细致解读,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提供精准指导。华语教学出版社贾巍巍副社长围绕“技术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与教材创新——AI 驱动的教育范式转型” 作报告,提出通过完善知识图谱、深化教育大模型应用,实现课程、教材、教学的智能化升级,构建 “诊断 - 资源 - 实践” 闭环赋能模型,展示技术赋能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可行方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琳教授分享 “数字赋能商务英语智慧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展示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打造 “理论 - 实践 - 思政” 三位一体的智慧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商务技能全面提升。
西北工业大学李茜教授聚焦“理工类学校外语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探索与实践”,构建 “全校协同” 的大区域国别研究框架,打通语言、工程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国际研究人才。西北大学苏蕊教授以 “构建英美文学金课模式,培养英语专业卓越人才” 为题,介绍依托慕课资源、教师团队与学生社团构建的 “学、研、练、演、考、赛” 多维联动育人模式,为英语专业素养提升与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新疆大学谢旭升教授探讨 “区域产业驱动下民办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结合区域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提出民办高校应发挥人才培养灵活性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行业适配度。扬州大学张加生教授以 “《英语文学导论》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 以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为例” 作报告,阐述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通过经典文本解读引导学生坚定 “四个自信”,培养深厚家国情怀。


大会主旨报告主持人分别由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丁旭辉、兰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璐、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庞茜之、天水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江锋、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晓梅、兰州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同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贺国俊、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鹏分别担任。兰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教学副院长袁雪主持大会闭幕式并总结发言。

本次中西部地区英语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是中西部外语教育领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省内外高校搭建了宝贵的经验分享与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AI 赋能英语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中西部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兰州工商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系统吸收借鉴专家智慧,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全力推进英语一流专业建设,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撰稿/汪敏荣 摄影/新丝路文化 审核/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