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翻译实战能力与文化传播素养,2025年11月15日,外语学院组织英语专业2023级两个班级共75名学生,赴甘肃省博物馆与兰州黄河楼开展《笔译实训》课程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满凤、马雯两位老师带队,旨在将课堂学习与真实文化场景深度融合,强化学生的翻译能力与跨文化沟通意识。

上午的甘肃省博物馆实践环节,学生在专业讲解的引导下近距离观摩重点文物,系统学习其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为后续翻译实践奠定知识基础。随后,同学们分组开展“翻译实战”,借助AI翻译工具,围绕文物命名、展品说明等内容进行现场翻译,在实践中锤炼笔译技能。与此同时,大家手持设备精准拍摄文物中英文对照标识牌与简介展板,细致记录翻译疑问与优化方向,为搭建文物翻译素材库收集了丰富的语料。
下午,师生转赴兰州黄河楼文化展示中心,深入感受黄河文化与兰州历史底蕴。同学们跟随讲解系统梳理黄河文化脉络、兰州历史沿革及黄河楼建筑特色,重点收集“黄河母亲““刻葫芦”“黄河石砚”等文化素材。各小组选取核心文化元素开展翻译训练,借助AI工具,完成双语解说词初稿,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输出能力,在实践中锤炼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本土文化的综合能力。

本次外出实践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强化了其“翻译+技术”的复合素养。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提升了文化解读、语言转换与传播实践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本土情怀。此次活动既落实了课程实践性教学要求,也为外语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践样本。
(撰稿/满凤 摄影/马雯 审核/袁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