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耕本土文化沃土,推动美育教育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11月14日,外语学院“陇源古韵・文脉流芳 —— 甘肃彩陶与简牍文化中的美学精神”美育专题赏析活动在学术报告厅圆满举行。学院党总支书记兼行政院长晋如意出席活动,甘肃省博物馆一级讲解员刘婷、徐子钦两位老师倾情主讲,师生齐聚一堂共探陇原文化的美学密码。

活动现场,刘婷老师系统梳理了甘肃彩陶的发展脉络。从8000年前大地湾一期文化的质朴雏形,到各阶段“早期质朴、中期华丽、晚期成熟”的演变特征,她详细解读了彩陶兼顾实用与美感的造型设计,以及黑红主色对比下抽象几何纹、动植物纹的艺术内涵。她强调,彩陶纹饰中对称、重复的形式法则,至今仍为现代设计提供着不竭灵感。

徐子钦老师以“文化印记 — 竹木写春秋”为主题,深入剖析简牍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美学特质。他介绍,甘肃简牍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存,突破了古代文字传播的局限,其“简”“牍”“册”的形制适配性与书写中的笔墨韵律,既承载着实用记录功能,更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审美根基。

通过本次专题分享,让同学们对甘肃彩陶与简牍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对这两大文化瑰宝的研究与传承中来让地域文化资源成为美育教育与学科建设的鲜活素材,助力师生在文化浸润中提升人文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撰稿/汪敏荣 摄影/院学生会宣传部 审核/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