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雄关文脉 厚植文化自信---外语学院开展嘉峪关文化浸润实践活动

发布者:外语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10

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11月7日,外语学院“走进丝路名企・深耕国际赛道”职业能力提升实践队伍走进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与嘉峪关关城,以实地探访解锁城市发展密码,在触摸历史文脉中厚植文化自信,为外语人才培养注入深厚文化底蕴。

上午,师生们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开启历史溯源之旅。在讲解员引导下,依次参观“嘉峪关历史文化展”“长城文化展”“城市发展成就展”等核心展厅。从魏晋时期灵动精巧的壁画砖艺,到古代先民的居所原貌复原;从戈壁驿站的孤寂身影,到工业新城的崛起变迁,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生动场景,全方位铺展开嘉峪关从丝路要隘到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发展长卷。同学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在古今对话中明晰城市发展脉络,深刻体会到西北大地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新时代城市转型的蓬勃生机。

  

  

随后,实践队伍怀着崇敬之心奔赴嘉峪关关城。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明代军事防御体系核心,在戈壁暖阳下更显巍峨。沿着青砖古道缓步前行,师生们触摸斑驳城墙,凝视巍峨城楼,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读中,深入了解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地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智慧,以及戍边将士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壮阔史诗。大家不时就关城的防御布局、历史典故与讲解员深入交流,在实景浸润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品格,体悟长城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此次文化浸润实践活动以“静态展陈+动态实景”的立体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可触。博物馆的系统展示搭建起认知历史的知识框架,关城的实地探访则让文化精神具象化、生活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作为外语专业学生,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是跨文化沟通的底气所在,只有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未来国际交流中精准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本次文化实践是学院职业能力提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始终坚持“语言+文化+素养”的育人理念,通过将文化浸润融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为培养兼具语言能力、文化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汪敏荣  摄影/新丝路文化 审核/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