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外语科研工作中的实际痛点,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术成果产出的能力,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向“技术驱动、团队协同”转型,外语学院邓银巧、颜春晖、宋婷婷、厚妮娜四位教师于11月1日至 2日赴上海参加了2025 年“AI 赋能外语科研项目申报与论文写作发表”高阶班培训。本次培训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上海外教社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主办。

本次研修班由山东大学翻译学院王峰教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港副教授领衔授课。在11月1日的培训中,王峰教授系统讲解了大语言模型“小样本提示—思维链—增强式检索”的核心技术逻辑。王教授结合Semantic Scholar、ResearchGate 等知名数据库,现场演示了如何运用 AI 工具快速筛选高被引文献、精准提取研究热点,以及高效获取科研资源的实用方法。此外,他还分享了利用 AI 生成外语教学素材、搭建个性化案例库的创新解决方案,完整演示了使用 Docalysis、Deepseek 等工具完成文献精读、综述搭建、论文润色的全流程。

杨港副教授则在11 月 2 日的授课中,围绕“AI 赋能外语教育科研创新与实践”开展教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杨港副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深入剖析了当前外语教育研究的趋势-热点,指导运用 AI 工具挖掘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并强调文献梳理需重点结合近3年的最新资源,借助 AI 生成可视化研究路线图,避免研究陷入纯理论局限,让科研更具实践价值。
本次培训让四位教师深化了对AI辅助外语科研的认识,亲历了AI赋能科研的全过程,这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撰稿/邓银巧 厚妮娜 摄影/颜春晖 审核/袁枫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