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一场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行业与外语学业规划”的专题讲座由兰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举办。行业专家师建胜结合最新行业数据与技术趋势,为在场英语专业学生剖析语言服务行业变革方向,厘清AI时代外语学业规划的核心逻辑,讲座尾声的答疑环节更是直面学生困惑,给出针对性发展建议。

讲座伊始,师建胜通过一组行业数据揭示语言服务市场的蓬勃活力:2015-2026年全球翻译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内在营翻译企业数量达657689家,以翻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全年总产值达708.0亿元,年增长率为3%。这些数据直观展现了行业发展潜力,也让学生们对语言服务领域的就业前景有了更清晰认知。

在技术技能要求方面,师建胜详细列举了翻译人才需掌握的工具矩阵,涵盖CAT工具(Trados、memoQ等)、术语工具(SDL MultiTerm等)、DTP排版工具(Adobe系列)等十余类专业工具。他强调,AI时代的外语人才不能仅停留在语言能力层面,还需成为“技术娴熟的语言服务者”,熟练运用这些工具是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他还提出职场工作必备技能的“四维模型”,从基础办公软件规范到AI智能插件应用,再到敏感文件加密保护,全方位构建学生的职业技能体系。

关于行业角色重塑,师建胜指出,AI正推动语言服务从业者从“传统译者”向“译后编辑”“质量审核员”转型,从“单一语言专家”升级为“多模态内容处理者”。与此同时,新兴岗位如AI训练师、机器翻译引擎定制师、提示工程师(PromptEngineer)等需求涌现。在能力提升路径上,他建议学生需同步强化技术素养、语言与文化深度、批判性思维与质量管理、人机协作与团队协同这四大能力维度。
此次讲座为英语专业学生搭建了一座连接行业前沿与学业规划的桥梁,帮助他们在AI时代找准自身定位,明确成长方向。据悉,学校后续还将开展系列行业分享活动,持续为学生提供学业与职业发展的精准指导。
(撰稿/王亚馨 摄影/滕婧茹 审核/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