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外语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甘肃故事的能力,10月24日,外语学院三位教师带领六名学生前往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用双语讲好甘肃故事”为主题的学生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师生一行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透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厚重的革命文物、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记载,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榜罗镇会议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背后的感人故事。此次参观使同学们对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程、对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英勇事迹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为后续用双语阐释这段历史奠定了坚实的情感与认知基础。
参观学习后,实践团队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双语视频拍摄工作中。本次拍摄脚本邀请党史专家、翻译学者、以及校内实践指导教师多轮研讨、修改与打磨。拍摄过程中,三位指导教师全程跟进,从语言表达到情感把握,从镜头表现到现场调度,给予学生们细致耐心的指导。同学们则全情投入,力求以精准的英语表达、得体的仪态风貌,将榜罗镇会议的红色故事生动、准确地呈现出来,在实践中锤炼着跨文化沟通与叙事能力。
此次赴榜罗镇会议纪念馆的实践活动,是外语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服务地方文化传播的一次成功探索。通过亲临其境的参观学习与身体力行的双语创作,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甘肃红色革命历史的理解,增强了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更在实践中显著提升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涉及中国本土文化、历史题材的翻译与表达能力,以及面向国际受众进行有效传播的实践技能。它成功地将课堂所学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将语言技能训练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用英语讲好甘肃红色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自信与能力。
未来,外语学院将继续深化此类融合专业特色与思政育人的实践教学改革,引导更多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推动甘肃文化走向世界。
(撰稿/袁枫茸 拍摄/摄影团队 审核/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