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举办“培养‘三个意识’,提高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能力”专题讲座

发布者:外语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0

为深化师生对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认知,10月17日 16:30—18:00,外语学院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培养‘三个意识’,提高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能力”专题讲座。讲座特邀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教授主讲,校长王华栋教授出席会议并主持,我校800余名学生参加,搭建起一场聚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深度交流平台。

  

  

讲座中,黄友义会长以“三个意识”为核心,层层剖析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路径。谈及“国情意识”,他直指国际传播的核心要义:翻译绝非文字表层转换,而是要穿透语言符号,精准传递中国国情背后的历史逻辑与发展内涵,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的文化底蕴与发展实践。

  

  

“语言意识”维度,黄友义会长强调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译文需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贴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与文化语境。唯有打破语言壁垒与表达隔阂,才能让中国声音跨越国界,实现顺畅且有效的国际传递。

  

  

针对“受众意识”,他进一步指出国际传播的精准化方向:需充分考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认知差异与信息需求,以受众为导向调整传播策略,进而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接受度与影响力。

  

  

整场讲座中,师生专注聆听、深度思考。外语学院院长曹进在总结时,对黄友义会长的精彩分享致以感谢,并号召师生以此次讲座为起点,将“三个意识”融入学习与工作实践,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注入青春力量与专业动能。

  

  

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国际传播规律的理解,更为外语学院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指明方向,对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国家国际话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汪敏荣  摄影/院学生会宣传部 审核/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