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外语学院“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系列讲座(第六讲)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先生应邀为全院教师作题为“培养‘三个意识’,提高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能力”的主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外语学院院长曹进教授主持。

讲座中,黄友义先生指出:在全新国际传播语境中,译者需系统建立国情意识、语言意识与传播意识,形成三维联动的专业能力框架。其中,国情意识是精准传递中国声音的根基,要求译者深刻把握党和国家政策;语言意识需跳出字典局限,关注译文可读性与语境适配;受众意识则要以传播效果为导向,贴合受众思维习惯调整表达策略。

讲座内容结合大量典型翻译案例,指出翻译工作不仅关乎语言的转换,更涉及话语立场、表达策略与受众接受度的把握。黄老师强调,译者在面对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等具有高度政治性的话语时,应特别注意语境适配和文化逻辑,真正实现“让外国人读懂中国”的传播目标。

此次讲座以丰富实例拆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核心逻辑,既为我院教师更新了翻译教学与实践思路,有效提升了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国际传播素养,更以专业视角为学院“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注入动能,助力培养更多能胜任“翻译中国”使命、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