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外语学院“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系列讲座(第五讲)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特邀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全国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转型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开展学科发展专题研讨及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2场活动。
6月26日上午,学科发展专题研讨在学院4-313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郇东、教务处处长王治和教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教研室主任围绕外语学科发展转型、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研讨会上,刘全国教授紧扣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从三个关键维度为外语学科发展破题。他指出,新文科建设为外语学科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学院可通过推动外语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分彰显学科多元特色;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态势,着力培育高层次翻译人才已成为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而着眼长远,将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则是夯实学科发展根基的关键所在。在互动交流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专业融合创新、教研室主任围绕英语教师如何转型等问题与刘教授进行交流。
6月26日下午,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在学校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外语学院全体教师参与此次专题讲座。
讲座中,刘全国教授从学科使命、教学范式与教师素养三个维度进行系统阐述。他提到,外语教育应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课程运行方式、知识传递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度重构。其次,人工智能加速语言教育范式的变革,AI在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辅助学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人机协同、个性化学习与智能交互等新型教学模式,重塑教学结构与学习生态。讲座进一步指出,在“AI+”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的人文价值实现路径也尤为重要,通过人文情怀、人文取向与人文唤醒,呼应技术进步中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回归,彰显教育的人文精神本质。同时,应重视AI技术在语言学习与辅助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推动外语教育实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师能力的全面升级与内涵式发展。
最后,刘全国教授进一步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强调学院应聚焦特色发展路径,持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主动对标,以前瞻性战略眼光,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