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举办“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系列讲座(第四讲)

发布者:外语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06-17浏览次数:74

614日上午,外语学院“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系列讲座(第四讲)在明辨楼509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华树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主题为“GenAI时代大语言模型技术在外语和翻译中的创新应用及其伦理考量”。此次讲座由外语学院教学院长王谋清教授主持。



王华树教授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时代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发展,深入探讨了其在语言学习、翻译实践及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他详细介绍了当前主流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原理,并结合外语教学与翻译实践,分析了AI技术在智能写作辅助、机器翻译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案例。王教授特别强调,大语言模型不仅能够提升语言学习效率,还能帮助翻译从业者优化工作流程,但同时也对传统翻译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讲座中,王教授还与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就AI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未来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外语专业学生如何适应AI时代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学生们积极提问,涉及“AI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外语专业学生应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外语专业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定位自我,谋求发展等问题,王教授一一解答,并建议学生们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技术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培养,以应对未来行业的变革。

王谋清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前沿、视野开阔,为学院师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启发,有助于推动外语学科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他指出,外语学院将持续关注AI技术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探索“AI+外语”的教学模式创新,助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



此次讲座是外语学院“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系列的重要活动之一,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为探索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高水平学术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袁枫茸 摄影/外语学院宣传部 审核/王谋清

王华树,翻译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FIT)技术委员会成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7/SC3)术语资源管理工作组专家、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学理论与应用分技术委员会(TC62/SC1)委员,《中国科技术语》《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编委等。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翻译技术产学研的生态融合,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以及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等期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出版《翻译技术研究》《人人都用得上的翻译技术》《翻译搜索指南》《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应用程序本地化》《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等十多部著作。研究领域:翻译技术、外语教育技术、语言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