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商学院第四十三期"我是团员讲团课"

发布者:团委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04-13浏览次数: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四月,暖意缓缓升起,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清明,无限惆怅深深印在心里。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女英雄。

赵一曼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地主家庭,父亲是乡村医生,母亲是家庭妇女。在大姐夫郑佑之引导下,她阅读进步刊物,接受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考入宜宾女子中学,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学生领袖。1926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活动。随后,她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投身于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她担任过满洲总工会秘书、中共珠河中心县委特派员等职务,领导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4年,到珠河县开展工作,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等职,次年秋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带领部队及工农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11月,在掩护部队突围时,赵一曼腿部负伤被俘。在狱中,她以坚定的信念感化看守与护士,成功策反两人协助越狱,但最终因伤势过重再次被捕。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往珠河,在公开处决前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高唱《红旗歌》,临刑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在珠河小北门外从容就义,年仅31岁。

面对死亡威胁,赵一曼从容写下给幼子的绝笔信:“宁儿啊,母亲不能尽教育之责,唯以热血报国。愿你长大后勿忘母亲是为国牺牲!”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英勇就义,年仅31岁。她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英雄赞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坚定信仰和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赵一曼在女权斗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她反对封建束缚,成立妇女解放同盟组织,开办女校,帮助妇女摆脱封建枷锁,学习文化。

她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