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03-17浏览次数:95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全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育人实效,3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党支部副书记张志霞主持。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院长张小华以《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要点》为题进行了专题辅导。她从2024年工作回顾、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她强调授课教师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着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使思政课堂更具活力与深度。

随后,与会教师围绕两会精神交流学习心得,并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如何深入解读两会精神展开交流。常瑜从2025年两会报告中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等方面展开交流。王晓靖表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国家大事”转化为“身边故事”,通过“知情意行”一体化设计,让两会精神入脑入心。马吴芳就《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如何理解数字经济,怎样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关系做了交流发言,认为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论逻辑、现实意义。雒融融就如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郭换君以“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了交流发言。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芳强调,将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学院教师要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刻领悟两会精神,深挖案例、数据,让理论更加有说服力;教师要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教学改革创新的方法路径,尽职尽责上好《形势与政策》课。

参加集体备课会的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不断加强组织备课、磨课,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打造学生真心喜爱、入脑入心的思政课。



(撰稿/袁红艳  摄影/任艳苗  审核/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