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研室开展超星平台《审计学原理》智慧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者:会计学院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10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号召,落实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课程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审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10月23日,审计学教研室在综合楼B107教室组织开展了超星平台《审计学原理》智慧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此次研讨。

随着数字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行业对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要求。超星学习通平台具备丰富的互动功能、资源管理能力与数据分析优势,依托该平台建设《审计学原理》智慧课程,旨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教学过程的精准管控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为后续课程建设与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红老师指出智慧课程的建设标准,每门课程建设资源量不得少于200个,试题不得少于300个,每个知识点的关联资源不得少于3个,每学分涵盖的知识点不少于80个,微课视频每学分不少于200分钟,总视频数至少20个,每个视频时长以5-15分钟为宜,配套脚本字数约2000字。

全体教师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展开热烈讨论。张丽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智慧课程建设应注重实用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既要满足日常教学需求,也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拓展提升的空间;何静老师则强调,需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教学资源与个性化学习路径。经过深入交流,教研室最终达成共识,明确了以“资源优质化、教学智能化、育人生动化”为核心的课程建设方向,确定了知识图谱构建、思政元素融入、AI知识库开发、微课资源制作四大核心建设任务,并对各项任务进行了详细的人员分工与时间规划。

审计学教研室此次活动明确了超星平台《审计学原理》智慧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深入研讨,在知识图谱构建、思政元素融入、AI知识库开发与微课制作等方面要努力探索争取在学期末形成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也为教研室其他专业课程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对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人/张红 摄影人/米博娟 审核人/李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