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传达学习与交流会,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明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晋林主持。
王晋林首先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作了传达与学习。他强调,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做到心有大我,坚定政治立场;至诚报国,铸牢理想信念;言为士则,厚植家国情怀;行为世范,涵养道德情操;启智润心,潜心教育教学;因材施教,提升育人智慧;勤学笃行,弘扬优良学风;求是创新,砥砺躬耕态度;乐教爱生,展现高尚人格;甘于奉献,葆有仁爱之心;胸怀天下,拓展宽广视野;以文化人,坚定弘道追求。
王晋林指出,教育部制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既是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也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关怀与培养,更是对广大思政课教师的严格要求。学校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领会,将其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思政工作开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有机结合。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认真领会新时代“更加注重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坚定教书育人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会上,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明霄代表学校做了讲话。他指出,思政课教师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堂是主阵地、主渠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相关内容指向性强,体现为倡导性和禁止性相结合。赵明霄最后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上好思政课,让学生终生难忘,要“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在交流中,教学院长梁婧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讲授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对做好称职的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时效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教学引导科研、科研支撑教学的理念,从而将他律性的规定转化为自律性的内容,成为真正称职的思政课教师。
通过交流学习,与会教师深刻认识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
(供稿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 审核/赵明霄)